呼吸系統疾病主要包括慢支炎、肺氣腫及肺部腫瘤三種疾病。
慢性支氣管炎是氣管、支氣管黏膜及周圍組織的慢性非特異性炎癥。臨床以咳嗽、咳痰為主要癥狀,每年發病持續3個月,連續2年或2年以上。需要進一步排除具有咳嗽、咳痰、喘息癥狀的其他疾?。ㄈ绶谓Y核、塵肺、肺膿腫、心臟病、心功能不全、支氣管擴張、支氣管哮喘、慢性鼻咽炎、食管反流綜合征等疾患)。
病因:
● 有害氣體和有害顆粒:如香煙、煙霧、粉塵、刺激性氣體(二氧化硫、一氧化氮、氯氣、臭氧等);
● 感染因素: 病毒、支原體、細菌等感染是慢性支氣管炎發生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 其他因素: 免疫、年齡和氣候等因素均與慢性支氣管炎有關。
◆ 急性加重期的治療
(1)控制感染抗菌藥物治療可選用喹諾酮類、大環類酯類、β內酰胺類口服,病情嚴重時靜脈給藥。如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如果能培養出致病菌,可按藥敏試驗選用抗菌藥。
(2)鎮咳祛痰可試用復方甘草合劑,也可加用祛痰藥溴己新,鹽酸氨溴索,桃金娘油,干咳為主者可用鎮咳藥物,如右美沙芬等。
(3)平喘有氣喘者可加用解痙平喘藥,如氨茶堿,或用茶堿控釋劑,或長效β2激動劑加糖皮質激素吸入。
◆ 緩解期治療
(1)戒煙,避免有害氣體和其他有害顆粒的吸入。
(2)增強體質,預防感冒,也是防治慢性支氣管炎的主要內容之一。
肺氣腫是指終末細支氣管遠端的氣道彈性減退,過度膨脹、充氣和肺容積增大或同時伴有氣道壁破壞的病理狀態。按其發病原因肺氣腫有如下幾種類型:老年性肺氣腫、代償性肺氣腫、間質性肺氣腫、灶性肺氣腫、旁間隔性肺氣腫、阻塞性肺氣腫。
病因:
阻塞性肺氣腫的發病機制尚未完全清楚。一般認為與支氣管阻塞以及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有關。吸煙、感染和大氣污染等引起細支氣管炎癥,管腔狹窄或阻塞。吸氣時細支氣管管腔擴張,空氣進入肺泡;呼氣時管腔縮小,空氣滯留,肺泡內壓不斷增高,導致肺泡過度膨脹甚至破裂。細支氣管周圍的輻射狀牽引力損失,使細支氣管收縮,致管腔變狹。肺血管內膜增厚,肺泡壁血供減少,肺泡彈性減弱等,助長膨脹的肺泡破裂。在感染等情況下,體內蛋白酶活性增高。α1抗胰蛋白酶缺乏者對蛋白酶的抑制能力減弱,故更易發生肺氣腫。
并發癥:
● 自發性氣胸
自發性氣胸并發于阻塞性肺氣腫者并不少見,多因胸膜下肺大皰破裂,空氣泄入胸膜腔所致。若患者基礎肺功能較差,氣胸為張力性,即使氣體量不多,臨床表現也較重,必須積極搶救。
● 呼吸衰竭
阻塞性肺氣腫往往呼吸功能嚴重受損,在某些誘因如呼吸道感染、分泌物干結阻塞、不適當氧療、外科手術等的影響下,通氣和換氣功能障礙進一步加重,可誘發呼吸衰竭。
● 慢性肺源性心臟病
阻塞性肺氣腫伴有低氧血癥和二氧化碳潴留時,肺泡毛細血管床破壞等,均可引起肺動脈高壓。在心功能代償期,并無右心衰竭表現。當呼吸系病變進一步加重,動脈血氣惡化時,肺動脈壓顯著增高,心臟負荷加重,加上心肌缺氧和代謝障礙等因素,可誘發右心衰竭。
● 胃潰瘍
阻塞性肺氣腫患者可并發胃潰瘍。其發病機制尚未完全明確。
● 睡眠呼吸障礙
正常人睡眠中通氣可以稍有降低,而阻塞性肺氣腫患者清醒時通氣功能已有降低。睡眠中進一步降低,更為危險,可出現心律紊亂和肺動脈高壓等。
治療:
◆ 適當應用舒張支氣管藥物
如氨茶堿、β2受體興奮劑。病情需要時,可適當選用糖皮質激素。
◆ 根據病原菌或經驗應用有效抗生素
如青霉素類、氨基糖苷類、喹諾酮類及頭孢菌素類等。
◆ 呼吸功能鍛煉
作腹式呼吸,縮唇深慢呼氣,以加強呼吸肌的活動。增加膈肌活動能力。
◆ 家庭氧療
每天12~15小時給氧能延長壽命,若能達到每天24小時的持續氧療,效果更好。
◆ 物理治療
視病情制定方案,例如太極拳、呼吸操、定量行走或登梯練習。
預防:
首先是戒煙。注意保暖,避免受涼,預防感冒。改善環境衛生,做好個人勞動保護,消除及避免煙霧、粉塵和刺激性氣體對呼吸道的影響。
指發生在肺實質及肺間質的腫瘤。按其來源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轉移性);按其生物特性分為良性或惡性;按其組織形態可歸類為上皮性腫瘤、軟組織腫瘤和間皮細胞瘤。
病因:
一般認為肺腫瘤的發病與下列因素有關:吸煙、職業致癌因子、空氣污染、電離輻射。此外,病毒的感染、真菌毒素(黃霉曲菌)、結核的瘢痕、機體免疫功能的低落、內分泌失調以及家族遺傳等因素對肺部腫瘤的發生可能也起一定的綜合作用。
作為一種常見病,膽囊結石常常被人們所忽視,殊不知膽囊結石如不及時治療不僅可能引起...
膽囊結石簡稱膽結石,是一種危害人體健康的常見病。據有關資料顯示,在我國平均10個...
如今,患有膽囊結石的人越來越多,前去醫院咨詢、手術的人都會面臨這樣的困惑:要取石...
孩子患膽結石同成人一樣,主要表現為上腹脹痛不適,特別是進食高脂肪、高蛋白后容易發...
咨詢熱線
400-6070-666